破局(2 / 3)

县令私收赋税卷款携逃,如今衙门无人主事,不知这位太孙是否是为了此事而来?

思索片刻后,他像是终于下定决心,豁然转过身,对着仍然弯腰站在原地的小厮说:“请人进来,带去书房。记住,悄悄的,别让人瞧见!”

“是!”小厮领命而去。中年人站在原地望着他的背影渐行渐远,眉头拧起,嘴角抿成一线,笑纹也彻底消失不见。

定定站了片刻,他整肃仪容,重新挂上微笑,朝书房走去。

偏院的小书房内,灯火通明。周围寂静无声,巡夜的人也特意绕开。静悄悄的黑夜,只有偶尔响起的一两声虫鸣,和茶杯盖刮过杯子的极轻微的声音。

堂中坐着的正是穆韶母子和许艺,瘦子兄弟肃立在三人身后。

不到半盏茶功夫,门外缓缓走进来一个人。圆胖的身材,和煦的笑容,正是孟府的主人,他们此行要见的人——孟绪。

“贵客临门,有失远迎!孟某人这厢有礼了。”一进门,孟绪就拱手,声音爽朗的招呼。

他抬眼一望,堂中坐着个美妇人。气度雍容,姿态典雅,虽身姿瘦弱,一身荆钗布裙,却也不掩其风华。看着就与一般的内宅妇人不一样。想来这位就是前太子妃了。

她旁边傍着的少年风姿俊逸,虽然任在少年,却全然没有年轻人的浮躁气,行为举止沉稳有度。他暗暗点头,后生可畏啊。

他心里虽然这么想着,可面上却不动声色,反而作出一丝不耐的样子,走到堂中对面坐下。“不知几位漏夜前来,所谓何事?”

穆夫人见状微微一笑,示意瘦矮个。就见瘦矮个快速上前,抬手拿出一物在孟绪眼前一晃,然后就飞快地退回原地。

虽然他们隔得距离不近不远,但因为瘦矮个收手的太快,许艺也没看清具体是什么。只隐约看到似乎是个巴掌大小的令牌。在靠近手腕处露出描金的乌色一角。

不想孟绪见了这令牌却瞬间面色激动的涨红,竟不顾场合就要当场跪下。穆夫人眼尖,见他这样,说道:“大人不必多礼。出门在外,不须如此讲究。我们母子前来,却是有一事相求。”

“岂敢岂敢,夫人太客气!夫人公子但有吩咐,孟某定然肝脑涂地,誓死达成!”

许艺在一旁看的咂舌。好家伙,这态度转变够快啊,这到底是个什么令牌,居然如此便宜。

“大人不必如此。我们母子深夜叨扰,实在是迫不得已——想必贵县县令梅仁兴私收赋税且卷款携逃的事大人都知道了?”穆夫人直奔主题。

孟绪被她这直捣黄龙的劲头弄的微愣,不过毕竟是做了十多年县尉的人,面上不动声色,还配合的作出惭愧的神色。

“说来倒不怕各位笑话,孟某也是昨日事发才知晓。枉我身为一县县蔚,竟然被蒙在鼓里,实在失察。只可怜这一城百姓,”许是说道动情处,他竟然手执衣袖,抹起了眼泪。“可恨我如今赋闲在家,不得寸功。竟只能眼睁睁看着百姓置身水火而不能救!”

“大人此番话,只怕也不过哄哄自己罢了!机会正在眼前,大人却不知珍惜,只怕以后要一直赋闲在家了!”一旁的许艺斜睨他一眼,不以为然的打断道。

孟绪听闻此言,抬眼望去,见是个年约十岁的小女孩。生的面黄肌瘦,一双眼睛倒是格外明亮。

什么时候一个黄毛丫头也能如此放肆?他见状一震袖子,“不知阁下是谁?孟某怎么不记得有哪位大家是如此稚龄?”

许艺听了这话也不恼,她甚至微微一笑。“我乃山野小民,孟大人不知也正常。但我这次带来的东西,却可保大人平步青云。”

“哦?不知是什么东西,竟有如此神异?”孟绪不以为然。

“却是此物。”许艺从身上的包裹里拿出一个圆溜溜的土豆。这是出门的时候她特意放在包裹里的。

临走时她们几人商议。如今民众□□,无非是两个原因。一是收税太高,而粮食产量又不足,百姓辛苦种田却无法养活自己;二是梅县令身为父母官,却欺上瞒下,中饱私囊。可如今他自己私逃,这第二点已经不足为虑。如今只剩这第一点。

现在的魏国多以种植水稻为主。一亩地水稻可产四石谷,这些谷子还要脱壳才能吃,算下来一亩田不过得2石多些。这还得是丰年,若是遇上灾年,这产量还得大大减少。

且水稻一年可种植两次,一次需要大半年,百姓实在等不起。但土豆就不一样了。现代的工业化操作中,土豆不仅高产而且周期还短,只要三个月就能成熟。

料理的好,亩产千斤根本不是问题。完全可以满足此时陵州百姓的需求。

“什么?这是真的吗?”孟绪听了这话惊得跳起来。

“许姑娘,这土豆真有你说的这么神异?”他不是在做梦吧?亩产千斤,三月成熟,这是什么?这不是土豆,这是神赐啊!

有了这东西,还愁吃不饱肚子吗?还会饿死人吗?往年地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