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惊人的专利费用(2 / 2)

就是大麦科技钠离子电池业务总利润的1%,也就是说大麦科技如果通过钠离子电池赚到100亿,就会分程远1个亿。

要知道平湖集团靠锂电池业务,一年的利润就高达1000亿,所以如果大麦科技能够靠钠电池分到一半的市场,程远一年什么都不干就能拿好几个亿。

然而面对彭光启的重金诱惑,程远却始终不为所动,他告诉对方:远光的钠离子电池专利可以授权给所有电池企业,而且专利费用也不会很高。

程远并没有食言,在彭光启离开后的第二天,远光科技就公布了新型钠离子电池的专利收费标准,其实也很简单,就是按照1KWh / 0.01元来收取,也就是每1度电的容量,收费1分钱。

以标准的3.7v/50Ah的方形电池来计算,一块这样的电池容量为0.185KWh,也就是说专利费只要0.185 * 0.01 = 0.00185元。

别看一块电池才的专利费用才这么点儿,但实际上2051年统计出来的锂离子电池国内总产能达到了8000GWh,也就是80亿度电的容量。因为不仅仅是电动汽车,各行各业都需要用到电池。包括各地的储能站,充电站等,需要的电池更是数以亿计。

如果这些产能全部由钠离子电池替代,那么程远光靠收专利费,每年就可以赚到8000万。

而一家用电动车车大约需要三百到四百块这样的电池,也就是说一辆整车成本中包含的钠离子电池专利费用为0.6到0.8元。对于车企而言,这点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当然,和大麦科技彭光启开出的条件相比,远光科技的这种专利收费方式肯定是偏少的。

之所以定这么低的价格,主要还是考虑到薄利多销,只要将新型钠离子电池推广开来,未来程远赚的并不会少。

而如果只将专利授权给某一个电池厂商,固然可以让程远赚的更多,但却不利于钠离子电池的推广。

更何况降低电池成本,也有助于让电动车、智能机器人等产品的价格进一步降低,让更多人都买得起。程远一直认为做实业在赚钱的同时,还应当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如果钠离子电池的普及能够给所有人都带来好处,他并不介意少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