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王田占比!朱高煦:老子要发兵(2 / 4)

不在鱼鳞册上即可。

毕竟这个优免额度太低了,京官一品一万亩,也就是一百顷田地,而徐阶徐阁老当年名下可是有着两万多顷,零头都算不上。

明初造鱼鳞册时,全国在册的可耕土地约有八百余万顷。

而等到弘治十五年时,就算是加上这百余年间开辟的一些荒田,在册的田地反而是少了一半,只有四百余万顷。

在这片流淌着炎黄血液的大地上,官官相护、利益勾结是永恒的传统。

“兄长,那究竟要怎么做才能让百姓独立耕生,不再受豪强压迫,不再被权贵兼并。”

老朱眉头皱的很紧。

他本淮右布衣,自微末而出。

老朱登基之后,施政目标之一就是确保天下百姓都有田耕,都能够吃得起饱饭,对待官吏更是严苛如斯,就是不希望在自己一手创建的明王朝再出现官吏压迫百姓的悲剧。

所以在洪武朝,百官恨不得皇帝早点寄,百姓们却是对天子拥戴备至。

但老朱怎么都没有想到。

自己治下的大明,在短短一百余年之后,竟然就会演变成自己最为厌恶的模样,这无止无尽的苦役,与那将税收到五十年后的前元有什么不同?!

老朱凌厉的目光,扫过明中期的这些帝王。

明中期的在职皇帝们,一个个都是眼神躲闪,不敢与老朱直视。

“伱们可还记得,我带你们去见考成法的那一次幻境。”

话音落。

阿标眼神骤然一亮,他想起了那天那宣纸上的内容,他甚至那天就已经背下了其中几条重要的,这就是学霸的记忆力。

“一条鞭法!”

“将徭役与各种赋税尽数并入春秋二税,并且全部以银子交纳,如此就可以避免百姓受小吏压榨,甚妙!”

正如阿标这段话中所说的一样,一条鞭法的核心点,就是将一系列杂税和徭役,统一衡定为用银子上缴的赋税。

但一条鞭法也有其局限性,张居正制定这一条鞭法的时候,就因为需要向权贵妥协,让一条鞭法有诸多漏洞,以方便这些权贵继续钻空子搞钱。

‘仙师果然是仙师,一言一行,都早有深意。’

正当众人在心中感慨仙师玄妙之时,季伯鹰的声音响起。

“我今天要教给你们的,并不是一条鞭法。”

“或者说并不仅仅是一条鞭法。”

老朱、老朱棣、朱老四等人,尤其是在职的皇帝,都是眉头皱了起来。

并不只是一条鞭法?

那能是什么?

季伯鹰扫过在场这帮天子储君,看的出来他们眼中的疑惑。

“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先找准问题的核心。”

“一,如何阻止土地兼并。”

“二,如何断绝基层官吏对百姓的压榨。”

话音落,季伯鹰稍作停顿。

整个醉仙楼主堂都是寂静无声,甚至于每一个人的呼吸声都能入耳,都在屏息等待仙师开讲。

他们都知道,接下来仙师所要说的,就是问题解决之法。

季伯鹰的目光,尤其是多看了一眼洪熙朱瞻基。

洪熙小朱腰板一挺。

“仙师放心,我一定只字不漏带回去!且督促父皇学习!”

“嗯。”

季伯鹰点了点头,随后开口。

“一,实行王田占比制。”

‘王田占比?’

这四个字落入众天子储君耳中,都是一脸懵逼,他们从来没听过这玩意。

王田制听过,王田占比制是什么玩意?

“继续听。”

季伯鹰自然看得到这帮人眼中的疑惑。

他其实最初也想过,能不能用摊丁入亩,但是考虑到大明未来将利用海外生产力极速推进自身社会发展,大量的耕地生产力必然会得到极大解放,用摊丁入亩很快就会被淘汰。

“首先,丈量全国田地,并以天子名义下旨,承认权贵士绅名下兼并得来的土地。”

“绝对不行!”

闻言至此,老朱拍案而起。

在他看来,这帮兼并百姓土地的权贵士绅都是国之蛀虫,应该全部处死!

“不行也得行。”

季伯鹰瞥了眼老朱。

大明兼并之风,上到内阁首辅,下至县衙小吏都在干,甚至是锦衣卫这等天子之刃亦是如此,要是都处死,那就真的是从头杀到尾,一个不剩,整个国家机器瞬间宕机。

老朱张了张口,还是没说话,重新坐了下去,继续听讲。

“在这之后,天子下诏,天下除却权贵士绅的土地之外,其余土地全部收归国有,如此一来,天下农户从性质上就成为国家的佃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