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五路大军选定!十万蓝玉!俞龙(2 / 3)

子。

这一场萨尔浒之战毕竟要费心费神,若是这个时候把徐达从倭国调走,对洪武时空白银计划的进度会有一定影响。

而且,也用不上徐达。

以徐达的无死角均衡属性,更适合挂帅,统御全场。

而这一次统御战场的主帅,是明太祖朱元璋本人。

至于蓝玉。

大明开国野战之将,

「二」「戚继光(隆庆)」「俞大猷(嘉靖)」

隆庆时空的戚继光今年四十二,嘉靖时空的俞大猷刚刚四十八,两人都是正值壮年,再加上两人都是当世武林高手,当年俞大猷一人横扫少林,传为佳话,冲锋陷阵自然不在话下。

就是不知道,努尔哈赤在看见他俩军旗的时候,究竟会有个什么反应。

「三」「王阳明(正德)」「李如松(万历)」

正德时空的王圣人已经龙场悟道结束,并且已经经历了宁王叛乱,自身的军事实力经过了血与火的验证洗礼,不需要过多解释。

不过王圣人也有劣处,那就是自己身体不行,无法做到亲身冲锋。

所以,特意配备了李如松为副将,这

季伯鹰也想过启用李成梁,但万历时空的李成梁死时年龄太大了,从坟里挖一个九十岁的老头,意义不大,而且有过度压榨老年人的嫌疑。

而隆庆和嘉靖,名额则是都被占据了。

不过有李如松也够了,他父子俩都是努尔哈赤的主子。

「四」「朱高煦(建文)」「张辅(永乐)」「朱棣(洪武)」

可以说是靖难班底了。

永乐时空的张辅现年四十九,建文时空的朱高煦现年二十三。

这对表面兄弟,即将再一次肩并肩走上沙场。

好在,这永乐时空的张辅还未告过密,彼此间的信任还在。

而之所以把小朱四放在这里,是为了加深对小朱四的锻炼,毕竟小朱四很快就要出海了,提前经历一战,对他有好处。

「五」「朱祁镇(天顺)」「赵辅(成化)」

季伯鹰最终还是选择了将朱祁镇放进主将名单。

这位天顺帝,在心灵上得到救赎之后,显然是想让自己的身体也得到一波救赎,毕竟土木堡之战如阴云一般凝聚不散。

唯有拿下一场大胜,才能豁然开朗。

当然,季伯鹰主要考虑的还是,这黑化朱祁镇够狠,说不定能有奇效。

至于赵辅。

这人名不见经传,是成化帝朱见深的提名。

而将赵辅放进来的原因也简单,在这些主副将名单之中,以赵辅的军事才能其实是根本排不上号的。

在成化这一朝,

但是,赵辅有着一段其他人都没有的特殊经历。

成化朝对建州女真的犁庭扫穴,也就是‘建州月屠’,就是赵辅干的,赵辅或许算不上名将,但在女真人的心中,有着不一样的恐惧。

「统帅」「朱元璋」

「副帅」「朱棣(永乐)」「朱棣(建文)」

「总参」「朱标」

这,是最后四个名字,无可争议的选择。

当季伯鹰笔落之后,在场所有天子储君的目光,都是凝落在这宣纸之上。

其中洪熙帝、宣德帝、正统朱祁钰和朱瞻墡,以及弘治帝朱祐樘,这几个人脸色都是略显尴尬。

因为只有他们四朝没有武将被选上。

洪熙大胖、宣德帝、正统朱祁钰和朱瞻墡,四人下意识相互瞄了一眼,彼此间仿佛都在问同一个问题。

你们写的谁?!

在那一叠宣纸中,属于洪熙、宣德、正统-景泰,这三个时空的名单上,统一写着「于谦」。

宣德和正统-景泰写于谦,还勉强能够理解。

毕竟宣德朝和正统-景泰的于谦,已经是兵部左侍郎了,阅历也足够了。

可洪熙朝的于谦才是个楞头御史。

当然。

在季伯鹰的最初选择中,不论是哪个时空的于谦,都是直接被排除了。

原因也简单,于谦之所以被列入大明名将之列,是因为他主导了北平保卫战,而北平保卫战,本质上是一场防御战。

而这一次对后金发起的讨伐,乃是进攻战,并且是野战。

故而,从这个角度来考虑,于谦其实并不太适合。

“这堂课下课之后,你们找到各自朝选定之人,提前告诉他这一场讨伐之战,让被选定之将做好准备。”

“在那之后,我将送他们前往万历辽东,提前熟悉军务。”

季伯鹰扫过在场这帮天子储君。

尤其是,天顺帝朱祁镇。

这位黑化朱祁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