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阳明之策,绝满清之种!(求追(2 / 4)

旧有心系天下者,灾时开仓振民者不在少数,这些都需要时间查明分清,不可一刀切。”

“四,建奴上至皇太极,下至八旗兵卒,皆对晋商极为信任。”

一番话音落。

在场的都是聪明人,听完王阳明这些话之后,自是也不需要过多解释。

“你想用晋商这条线忽悠建奴?”

武宗朱厚照闻言,咧嘴一笑、

这才对嘛,这才是他熟悉的阳明大圣人,充分利用对手的每一个点搞心态,主打的就是一个无孔不入。

想当初万历时空的老奴和天启时空的皇太极,心态都被王阳明搞炸了。

王阳明看了眼自己老板并未接话,转而继续道。

“在晋商的问题上我有以下三点。”

“一,以朝廷之名,扶持晋商中的那一部分良商,利用这些良商来取代国贼手中握着的民生之权,这样在往后诛杀晋商国贼之时,能将对百姓的祸害、对民间民生所需的影响,降至最低。”

闻言。

老朱重重的点了点头,这个操作他举双手赞成。

在爱民这件事上,老朱在古今帝王中绝对可以排得上历史前三。

没法,苦孩子出身。

“二,重新更换边镇防御,利用晋商国贼这条线,将最新的边镇防线各镇之图传递给建奴,同时加强山海关之兵,让建奴从山海关见不到短时突破之机,往后建奴自会寻找其他边镇关口。”

“三。”

言语至此。

王阳明并没有继续,而是停顿了片刻,沉声说道。

“此法略有违背天理人伦,但如用采用此法,十年之内,建奴可平。”

话音落。

双脸红肿的朱由检,蹭的便站了起来,眼神炙热到让人不敢直视。

“先生之言,可否保真?!”

上一次。

朱由检露出这种炙热眼神的时候,还是袁崇焕跟他说五年平辽,结果没两年,圆嘟嘟的大头就挂在了城楼上。

不过。

很明显崇祯朱由检在大明天子齐聚的课上是没有什么发言权的,辈分低、功绩低,还背着亡国之君的名声,实在是底层中尘埃,存在感也就比猪头堡强一点。

他这一句话喊出来,在场压根就没有人搭理他,包括王阳明这个臣子在内。

王阳明代班崇祯大明的内阁首辅之后,这段时间一直都在加急梳理崇祯朝的各项问题,哪怕是以阳明大圣人的心性,在大致了解了其中内情之后,都有着一种想把崇祯朱由检吊起来抽上几鞭子的冲动。

但同时,又为之叹息。

因为从王阳明这段时间整理所见到的各方政务的留档来看,朱由检这个皇帝在政事方面都是积极处理的,当天的奏章绝对不留到

但其中内容,大部分都是让人看了后一言难尽。

并且。

很多奏章内容,明显都是下面人瞎几把忽悠,可崇祯还是信了,并且还大力夸赞。

综合来看。

这朱由检真的是一个难得的勤政皇帝,大明历代皇帝,单论勤政这件事,朱由检排进前三应该是没有丝毫问题。

但。

他人勤政是给王朝逆天改命,他是给王朝加速送命。

如此勤政,不如躺着。

“讲。”

季伯鹰给了王阳明一个继续说的眼神,他倒想看看,王阳明口中的违背天理人伦,究竟是什么意思。

阳明大圣人微微颔首,继续道。

“我在晋商与建奴的贸易清单之中,多次发现了‘烟草’字眼,故而对此做了一些相关了解。”

“辽东之地天寒,建奴之八旗军,常以烟草为驱寒之物,喜爱甚之,军中更是以烟草作为军功赏赐。”

“而当年我在前往流放之地龙场途中,曾意外遭受皮外之伤,彼时偶遇了一位四处云游的医者,他为我治伤时,于闲聊之间言道,世间有一种名为‘虞美人’,将此点燃吸入,与人有镇神安宁之效用,但一旦长久使用,将会成瘾,损其精气,最后伤及血肉根本。”

“若将其加入烟草之中,通过晋商大规模运至建奴。”

“………………”

王阳明还在继续说着。

而听到这里。

季伯鹰算是明白了王阳明的打算,难怪说这主意有点伤天理人伦。

虽说只要是在战争之上,王阳明顷刻就会从一个开山立宗的大圣人变成个不择手段的腹黑老头,但季伯鹰真是没想到。

这么损的招,王阳明都想的出来,后世的那帮带英约翰牛们见了,都得老老实实的跪着喊一声祖师爷牛哔。

有时候也不得不佩服王阳明,这家伙脑子究竟是怎么长得,思维之超前,简直是世俗罕见。

这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