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南明悲歌,隆武破局(2 / 3)

他们虽然不会用兵,也没有亲自指挥过,很多人更是从未亲临战阵,但是史书还是看过几本的,史书上记载的战争也是看过的,可现在听王阳明这打仗的手法,就像是在听一件不可能发生的事情一般。

其实。

如果是正德之前的朱家皇帝,会有这样的反应,实属正常,毕竟王阳明这番操作,不论哪一步,听起来都的确很是反人类。

可如果是正德之后的朱家皇帝,就不应该露出惊讶表情,这应该是基操才对。

随便翻一翻阳明大圣人的战绩,昔年以一人之身,硬生生拽起了一支几千人的散兵游勇,然后再以一个月的时间,以战损几百的代价,平定了宁王筹备十年、拥有十万精兵的叛乱。

对照那一场平乱战绩来看,这辽东战场的操作一点也不惊奇。

老朱棣听王阳明讲到这里,虽然从脸上的表情来看,没有多说什么,但是从那双眸子眼神来看,那绝对是服气了。

他永乐大帝打了一辈子仗,从来没服过几个人,现在这王阳明能够算得上一个,雀食是厉害。

老朱棣觉得,哪怕是他自己对上王阳明,会不会被玩死,都难以料定。

“至于太宗皇帝所提之第三问。”

王阳明没有停顿,继续答道。

“两年之前,我便告诉了李自成,待我大军兵出山海之际,他便召集散落部众,对建奴国都形成欲围之势,但不必真的围城。”

“广宁城乃建奴国都门户,建奴不可能坐视广宁有失,必然尽全力增兵而救。”

“但,同时为了建奴中枢之周全,在李自成部对盛京城进逼之下,必不会让自己陷入前后夹击之困境,而要想从此困境脱离,只有离开盛京。”

“而整个建奴所辖之地,两年之间,早已是遍布李自成部众,唯有盛京至建奴祖京赫图阿拉一路,我严令李自成部众不得干扰分毫,这一带同样也是清兵守卫重地,自是被皇太极及其建奴高层视为安全之地。”

刚说到这里。

武宗朱厚照又是插话了,这小子看起来很是激动,毕竟这王阳明是他的优秀员工。

“所以,建奴必定从盛京前往赫图阿拉,只要霍去病能在限定的时间之内,奔袭至此道,追上皇太极,便是大局戡定!”

当然。

也没有人觉得武宗这插话啰嗦。

毕竟,武宗朱厚照的解析很是得当。

经过这三问之后,这一战之中的诸多疑惑,已然是尽数得到了解释,令人可赞可叹,众人再看讲台的这位王阳明,一脸的儒雅之相,怎么都想不到,这货在战场之上,竟然能诡道至此,简直是防不胜防。

皇太极及其建奴被王阳明玩死,一点也不冤。

见武宗代自己回答了最后一句,王阳明神色平静,再次对台下众人施礼,他的这三问解答已经是结束了。

“三问已了。”

“先生劳累,请回歇息。”

就在此时,仙师之音乍起。

这两年时间,王阳明基本上是半个月正德大明,半个月崇祯大明,拿一份工资打两份工,吭哧吭哧的两头来回跑,着实是受累了。

起身。

季伯鹰便是准备送王阳明回正德时空,给阳明大圣人放个短短的长假,不能逮着一头牛使劲薅,老牛也会累死。

“等等。”

这时,台下一道声音响起。

只见崇祯帝朱由检站了起来,脸色正肃,毕恭毕敬的朝着王阳明,弯腰施礼。

“朱由检,拜谢先生。”

朱由检这一拜,是由心而拜。

纠结帝已经知晓了原本历史上属于自己的自挂东南枝结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王阳明完美打下这崇祯灭奴一战,不仅是崇祯大明的救星,更是他朱由检的救命恩人。

“为臣者,当如是也。”

王阳明轻言而罢,随即身影于原地消失,回去了正德时空。

亦是在这同一时刻。

这些悬浮于主堂之上的投影画面,全数也是消散。

崇祯灭奴之战,到这里,正式结束。

“继续上课。”

季伯鹰缓步而前,走到这讲台C位。

眼眸扫过台下的这帮坐着的大明天子储君,在仙师的眸光扫视之下,这帮姓朱的一个个都是重新坐的板正了起来,收起了方才观摩崇祯灭奴之战的心神。

“这趟崇祯灭奴,本就是实践课之一。”

“既如此。”

“今日之课,便先上实践课。”

话音落。

这帮大明天子储君才反应过来,貌似这一堂实践课,是有着两个主题,众人之目光,此刻皆是落在了面板宣纸上的那两行字。

「崇祯大明:鼎定之战」

「南明悲歌:有心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