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雨潇潇兮(1 / 2)

新三国志 单刀赴鸿门 1203 字 1个月前

风萧萧兮,雨潇潇兮。

秋初瑟瑟,秋末凉凉。

一场秋雨过后,天气逐渐转凉。眼瞅着寒冬将至,人们将要为了应对严寒,而去储备食物的时候。

涿郡城中的百姓,却鲜少有人敢走出家门,去外面谋求生路。

只因为这一切的根源,都归根于朝廷专政的腐败。导致诸侯趁此纷起,不少较弱的县邑已经被强权宰割,土地上缴,平民服役。

被迫害的百姓叫天不应,苦不堪言。

没了庄稼可种,没了温饱可言,出门又恐遭强行抓去当兵。

所以,很多百姓家中有男丁的,都藏头缩尾的躲了起来,不敢迈出大门半步。

此刻,一名青年正在一片荒地里弯着腰,割着枯草。

青年二十左右岁模样,长相出奇,双耳垂肩,双臂过膝。

他干起活来十分谨慎,即使弯腰割草的时候,也不忘警惕着四周的状况。

一缕缕杂草被他割完后,他就会拾来几根较长的杂草,然后将其搓成一股绳子,再将其它的杂草捆到一起。

仅一个上午的功夫,在他的身后就已经堆积出了一个小草包来。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队人马的哄杂声。

听其动静,少则也有几十号人。

这青年闻声立马警觉起来,头也不回的赶忙扔掉了手中的镰刀,然后一个前扑趴在地上,慌乱地将头埋进杂草里不敢动弹分毫,生怕弄出一点动静。

殊不知,这一幕其实早已被队伍里骑在马背上的另一名青年看到。

那骑在马背上的青年见此,只是嘴角微微上扬,眼神充满不屑,但并未理会。

仅是瞄了一眼那躲进草地里的青年,便收回了目光,继续前行。

像这种平民,在他的眼里如同草芥一般,根本入不得眼。

不一会儿,马队渐渐走远。听到没了马队嘈杂的动静,躲在杂草中的青年这才敢探出头来,观察四周。

见左右已然没人,这才敢爬起身子,然后一屁股坐到地上,大口大口的喘起了粗气。

四天里,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遇见马队从此经过了。

就在前几日,他还差点就被一群官兵抓去征兵服役。

想他虽是一介草民,但其身份却是高贵,如若真的被无缘无故抓去服兵役的话,恐怕埋在心中的志向与抱负,便很难再有出头之日,甚至会惨死在沙场之上。

青年稍作缓和之后,更不敢在此逗留。连忙起身将那些已经捆好的杂草背在了身后,然后拾起地上的镰刀,赶忙朝着回家的方向而逃。

等到了午时,青年方才慢慢悠悠地走回村子。

路上,他还盘算着回到家中这几日便不再出门,好好的在家中编制草鞋,然后辛苦一下自己,拿去县里卖。

却不料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

待他刚一走进村口时,便闻见一股子极其浓烈的血腥气味混杂在空气之中。

青年瞪大了双眼,露出一副不可置信的表情,因为就在他迈进村子的那一刻,映入眼帘的竟是犹如人间炼狱一般的景象。

平日里相处融洽的村民们,如今一个个的躺在血泊之中,鲜血顺着还未干透的雨水在地上形成小渠蔓延开来。

还有那未死透的村民们,在看到青年时,虚弱且无助的伸手想要他过去救自己。

然而,已经看傻眼的青年此刻大脑浑浊成了一片空白。

他愣在原地,不敢相信眼前所看到的一切。

两行泪水悄然落下,青年“扑通”一声,无助地跪倒在了村门口,大声哭泣起来。

不远处的房檐下,一名平日里依靠去山中挖野菜充饥的大娘,此刻正捂着淌血的腹部向他招手。

这位大娘青年认识,平时也没少帮衬他,让他始终心存感激,念着大娘的好。

当他看见大娘的那一刻,青年第一时间的就连滚带爬的冲了过去,赶忙扶起大娘的身体,慌乱的为大娘止血。

然而大娘已经命不久矣!

只是在剩最后一口气时,还不忘劝他快逃。

大娘虚弱的和他说道:

“孩子,孩……孩子,快……快跑,是……是黄巾军……!”

说完,大娘不甘心地咽下了最后一口气,断了生机。

原来,整个村子上下三十余口被屠杀的原因,竟都是因为那群自称是仙人的黄巾军。

青年目露凶光,咬紧着银牙,发出“咯咯咯”的响声。

随后他握紧着拳头,心中暗自发誓,将来一定要为这群左邻右舍们报仇雪恨。

一股子滔天恨意在青年的内心油然而生,也更加坚定了他心中对未来的抱负与理想。

青年看向那死不瞑目的大娘,跪其面前,伸手将那还未闭合的双眼遮上,对着大娘发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