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崇祯是真的宠朱慈烺(1 / 2)

候恂刚刚退下,在百官行列中间位置,董琛和齐咏明两人出列。

“臣等恭贺殿下此行北伐凯旋归来!”

董琛和齐咏明恭敬施礼。

朱慈烺有些意外,董琛和齐咏明可是大同报社总编纂和副总编纂,可是不归属于朝廷建制,属于朱慈烺的私产。

朱慈烺没有想到竟然还能够在这里见到他们二人。

“如今大同报社的事情,你们操办的如何了?”朱慈烺询问道。

“回殿下的话,原本我们大同报社扩张十分迅速,但在一些县府却遭到驱逐,后来是陛下降旨,大明所有府县必须要有大同报社的存在。”

“故此,我等二人才幸不辱命,如今大同报社已经遍布整个大明!”

“大明的每一个县都有我们大同报社的存在!”

董琛兴奋的说道。

朱慈烺眉头一挑,这倒是一个好消息。

大同报社可不仅仅是为了使政令畅通,而是要掌握舆论的力量!

舆论的力量在大明,可是极为重要的。

以往的时候,这些力量掌握在读书人的手里,他们口中的天下人,只不过是他们这些读书人而已!

一个小小普通百姓,他懂个屁啊?

只要不从他手里抠银子,发银子,他们懂什么?

而正因为这样,那些舆论都被读书人掌控,朝廷想要推行什么政策,只要他们不同意,就别想了。

还有关于造反的事情,比如推行新商税的时候,为什么会有百姓跟着项鸿坤和张彧他们造反。

原因很简单,他们只要随便找点借口,蒙骗百姓,把收取新商税,说成是收取苛捐杂税,就能够让不少的百姓跟着一起反抗。

这就是舆论的力量。

当然,大同报社现在推广开来,不能全部解决舆论的问题,但是能够解决一部分。

毕竟,现在大明很多的百姓连字都不认识,京师的百姓倒是好一些,认字的不少。

这里毕竟是大明首善之地。

可其他的地方,到了乡村一级,能认字怕都是百姓们口中的文曲星了。

所以,想要彻底掌握舆论,光靠大同报社还不够,还要让百姓们读书识字,除此之外,还有信息传达的问题也需要解决。

等到这两个问题解决完了,那么舆论就会彻底被掌握在皇帝的手里。

【崇祯靠谱啊!】

【这样的事情,都被他不声不响就给干成了!】

【这份大礼也是不错的!】

【给崇祯点个赞!】

朱慈烺心里暗暗的夸赞着。

崇祯将朱慈烺的心声,偷听的一清二楚,不住洋洋得意。

“烺儿呀,莫要以为父皇就是吃干饭的!”

崇祯获得朱慈烺的肯定,很是高兴。

这边,朱慈烺嘉奖了董琛和齐咏明,道:“你们做的很不错,孤虽然因为朝中的事情,耽误了去你们大同报社,但是你们的报纸做的很好!”

“今年,孤答应给你们大同报社所有成员双俸,希望你们继续努力!”

董琛和齐咏明两人闻言大喜,连忙感谢道:“多谢殿下!”

朱慈烺笑了笑,话锋一转,道:“另外,还有关于报纸的真实性,你们一定要掌控好,把好关,不能让报社成为乌烟瘴气之地,任何报道,都要秉持公道!”

“若是有百姓不满官员,或者欺凌官员,尔等也可以尽数报道出来,让整个大明的百姓和官员们,都好好看看,评一评理!”

朱慈烺此言一出,身旁的文武百官们,都不住心神一禀。

大同报社早就已经遍布整个京师,虽然还有不少人看着大同报社赚钱,创建了同样的报社,但唯有大同报社最受百姓和官员们欢迎。

原因很简单,因为大同报社,不管是在朝政,还是各方各面,几乎都能够掌握第一手资料。

比如新商税推行的时候,只不过是刚刚在朝廷说出来,大同报社就已经开始为新商税造势了!

除此之外,大同报社也报道过很多关于民生的问题,比如,哪些地方的店铺缺斤短两,哪些地方地痞流氓横行,官府却睁一眼闭一只眼。

这些报道,也让大同报社更加受到百姓们的喜爱,以及让大同报社更加具备权威性!

而朱慈烺这话的意思,是鼓励百姓检举官员不法之事!

这让不少的官员们都不住诧异,没想到大同报社还能够做这些事情。

以前,民告官是可以的,但是很难。

朱慈烺此举,毫无疑问是为大明百姓开辟了一条另类的民告官途径!

以及检举官员不作为的途径!

崇祯听到这些话,不住哈哈大笑,道:“哈哈,太子说的没有错,你们尽管报道,只要属实,有朕替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