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纠缠不清的乱麻(1 / 2)

时光荏苒,查看日历,发现已是 1627 年农历 8 月 30 日,明天将进入 9 月份,北方的早晨地面已经有了一层寒霜。

小冰河时期,干旱,地震,灾害不断,今年的天气格外冷一些。

在原本的时空中,此时的天启皇帝朱由校已经驾崩,崇祯皇帝已经继位。

我来到这个世界,已满一月。

清晨,我站在御花园的院子里,看着满院的寒霜,考虑接下来应该怎么做……

由于文化程度不高,对明末的了解也就是看了几本穿越小说,还大多都是崇祯年间的事情,天启时期的信息很少,对于接下来怎么做,我陷入了深深地迷茫;

对于魏忠贤这样的恶人,我内心是深恶痛绝的,但是,要把他搞掉,好像也不行,崇祯就是这么干的,结果做了亡国之君。

这时,张嫣缓步走了过来,从背后把一件厚实的披肩给我披上,又转到我面前,用她的纤纤玉手给我系了一个蝴蝶结。

我看着蝴蝶结打趣道“等我们有了皇子,朕可不放心给你带,怕你把他带的太娘气。”

张嫣没好气的说:“夫君和儿子能一样吗?”

我笑着说“当然不一样了,朕这个夫君是专门欺负你的,等有了儿子,你打他骂他,他都会跟在你身边,说着娘亲、我爱你,他才是真正可以保护你一生一世的人。”

张嫣脸上露出向往的神色,随即摸了摸平坦的小肚子,幽幽叹了口气。

我看她幽怨的样子,忙安慰道“嫣儿莫急,晚上,朕继续努力。”

她听了又好气,又好笑。

陪皇后一起吃过早膳,我就出了坤宁宫,在紫荆城里漫无目的走着,边走边考虑接下来的行动。

在后世的我每天就是起床上班,吃饭睡觉,到月底拿工资,虽然累的像个死狗,偶尔也受点领导的闷气,却没有太多的烦恼。

现在呢?拥有了做梦都不敢想的女神,美人在怀,而且这个美人对我还温柔体贴,百依百顺。

幸福的同时,却要面对一个即将亡国的烂摊子。

毫无管理经验的我,别说治理全国了,缩小范围,就是京城我也没信心治理好。

如果我什么都不知道,我肯定会天天抱着皇后,躲在宫里,过自己的小日子,再生几个孩子,那就完美了,管它外面洪水滔天。

可我却什么都知道,知道什么都不做就是死路一条。

明明什么都知道,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却又不知如何解决…!

难怪先知智者都是一脸皱纹,一副苦大仇深的模样。难不成我以后也会变成那个样子?

不记得是哪一位哲学家说的,不能做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中的矮子,我必须行动起来,在差也不会比崇祯皇帝做的差吧!

明朝灭亡,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打架打输了;既没打过李自成,也没打过皇太极。被他们轮番吊打……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首先必须是搞钱,搞到钱,给士兵吃饱了,喝足了,给他们好的盔甲武器,在努力训练一番,干就完了!

后来的李自成带着流民到处抢大户,其实是穷人富人一网打尽,只是被很多人美化了而已。

皇太极在崇祯年间七次入关抢劫,人也抢,钱也抢,吃的用的一样不放过,真正做到杀光,抢光,烧光;抢得盆满钵满。

我可不能学他们,那就只能改革明朝现在的货币制度了。

现今的明朝,各地藩王、卫所,地方布政司都在铸造钱币,就连民间商人也加入其中。

特别是在南直隶江浙一带,铸钱之风盛行,所铸钱币质量参差不齐,劣质品众多,有些钱币含铅量过高,掉在地上都会摔成碎片。

铸钱利润可达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五十;有点实力的都想分一杯羹。

由于劣质钱币过多,老百姓无法辨别,苦不堪言。

因此,民间百姓很多都开始以物易物,回到了原始社会的交易体系。

而商人自发使用白银作为流通货币。

而明朝白银产量又很少,白银来源主要依靠日本,西班牙,吕宋等地。

明朝南方以商品经济为主,北方则是小农经济为主。自然而然,南方银子多,北方银子少。

张居正实行一条鞭法后,按亩征收银两,导致老百姓手中的粮食价值大幅下降,这又无形中加重了北方老百姓的负担。

“唉…”想到这些就头疼,我只是个高中生,连大学都没上过,来个经济学家估计也没办法完全搞清楚;

我又怎么能理解这些复杂的问题呢!

不过嘛!我明白一点,铸币权必须收归中央朝廷所有;宝源局必须由自己掌控。

还有就是发行多少钱就要有多少金银储备;不能学习大明宝钞;把朝廷信誉都败光了。

那么,谁适合担任宝源局局长